服务项目 /Service Items
经 理:0712-2823965
市场部:0712-2823965
手 机:0712-2823965
邮 箱:82673757@qq.com
微 信:batsmart

规划验收

当前位置:主页 > 服务项目 >
一、建筑物放线、验线
放线、验线主要是根据规划局出具的红线图纸坐标,利用测绘仪器将点位放样到实地,或者对已经放样点坐标进行复核检验。
放线、验线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拨角法、支距法和极坐标法三种。可根据地形条件、仪器设备及纸上定线与初测导线距离的远近等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交替使用。
放线、验线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建筑物及围墙放线、验线是根据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所设计建筑物的平面位置、高程位置以议定的进度测设到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其作业目的和顺序恰好与地形测量相反。
建筑物及围墙放线、验线的原则:
建筑物及围墙放线、验线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通常首先根据国家控制网和工程控制网放样出主轴线,再根据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几何关系,做出辅助轴线。根据各辅助轴线确定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细部位置、形状和尺寸,从而实施放线与验线。
建筑物放线、验线的精度要求:
在作业中,精度要求主要取决与图纸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则精度要求越高。作业允许偏差如下:
 
建筑物放线、验线前的准备工作:
(1)资料搜集与现场踏勘
资料搜集是指搜集现场的控制测量成果、技术总结和有关地形图与建筑物设计图等资料;
现场踏勘的墓地是为了了解现场的地物地貌和原有测量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兵调查有测量有关的问题,特别是在高空和危险地区进行的作业,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熟悉、核对图纸
设计图是测量作业的依据,在测设前,应熟悉建筑物的设计图纸,了解建筑物与相连地物的相互关系。在核对图纸中,对图纸中的有关数据和尺寸进行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测量作业。
(3)建立健全的测量组织与检查制度
在测量作业前,建立健全的测量组织与检查制度,对测量作业的每个环节进行详细而明确的分工,分工如下:针对设计图纸的校核;控制点的复测;测量作业数据的准备;作业草图的绘制;作业数据的检核;现场作业;作业成果记录;作业成果校核;绘制交样单;作业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4)仪器检验和控制点复测
对作业过程中要使用的所有仪器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校正,以保证作业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并保存检定证书,以备检查。
 
建筑物放线、验线的主要测量作业基本属于点位放样,放样的操作过程受仪器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方法如下
1)直角坐标法
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的时候,采用直角坐标法较为方便,这样放样的点P与控制点之间的坐标差即为放样元素
2)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的实质是水平角放样和设计水平距离放样两者的结合,如欲已知点A和已知点B放样设计点P:
3)方向线交会法
方向线交会法是利用两条相互垂直的方向线相交来定出放样点的方法。方向线的设立可以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当施工控制为矩形网时,可以用方向线交会法进行点位放样。
4)GPS-RTK法
GPS-RTK是一种全天候,全方位的测量一起,是目前实时、准确的确定待放点位置的最佳方式。需要一台基站和一台流动站接收机一级用于数据传输的电台。RTK定位技术是将基准站的相位观测值及坐标信息通过数据链方式及时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再减收到的数据连同自动采集的相位观测数据进行实时差分处理,从而获得流动站的实时三维坐标。流动站再将实时坐标与设计坐标相比较,从而指导放样。
利用RTK放样前,至少需要三个或者三个以上、WGS-84坐标(2000国家坐标)与地方坐标均已知的控制点,求出两者之间的转换参数。选取的这些控制点最好能覆盖整个测区。
全站仪放样要求测站与放样点之间必须通视,若其放样精度不均匀,精度随视距长度的增加而降低;而RTK放样时不需要彼此通视,能远距离传递三维坐标,不会产生误差累积。在高精度的放样时,如毫米级精度,只能采用全站仪放样;在具有良好GPS信号且精度要求不是太高的场合,如(5cm精度),利用GPS RTK具有很好的优势。
二、规划定桩测量
根据提供的规划红线,依据点放样方法,进行坐标放样。从而获得规划许可使用土地范围。
三、竣工验收测量
1竣工测量的任务
竣工测量主要是实测建设工程的现状地形图.建筑物的长度、宽度、高度、建筑面积,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注建筑物与规划控制条件地物的距离,标注建筑物与道路红线、规划红线、用地界线等的关系。
2、竣工测量方案设计
任务概述、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引用文件、成果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设计方案(测量仪器类型、数量、精度指标及校准检定要求,专业应用软件和其他配置、作业的技术路线和流程、作业方法和技术要求、竣工图分幅、编号、比例尺及图例、符号等、竣工测量的内容、方法和精度要求、竣工图的内容、精度要求和作业技术要求、对竣工图各项注记及其他要求、其他有关要求和规定、质量控制环节和质量检查的主要要求)、上交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的内容和要求、有关附录
3、竣工测量的内容
验收测量包括了:楼高度测量、竣工地形图测量、地下管线测量、办公楼建筑面积测量。
4 、竣工地形图内容
竣工地形图除了地理要素(建构筑物、管线、交通等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独立性地物、房屋、街巷等)还要
1)、标注建筑物各条边的尺寸,建筑外围与邻近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关系.
2)、竣工建筑物与用地红线、道路规划红线、电力规划线等规划控制线的尺寸,
3)、其中街区单元的出入口及建筑物的重点部位,应测注高程点
4)、应标明所有地物的性质、用途,并应加注记说明;
5)、主要道路中心在图上每隔5cm 处和交叉、转折、起伏变换处,应测注高程点
6)、各种管线的检修井,电力线路、通讯线路的杆(塔),架空管线的固定支架,应测出位置并适当测高程点。
5、 竣工地形图精度要求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将地物根据其重要性进行分类.可分成3类,即主要建(构)筑物、次要建(构)筑物、其他地形与地物。因竣工测量的主体是竣工建筑物,其碎部点的测量精度应提高到图根点的精度±5cm(即1:500地形图的图上±0 1 mm)。其他地形、地物不作为竣工验收的主体.其测量精度满足1 : 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精度即可。次要建(构)筑物的重要性介于竣工建筑物和配套设施之间,其测量精度定于两者之间较为合适。如果次要建筑物中涉及与验收建筑物有退缩尺寸要求的,其测量精度应与验收建筑相同。
建筑物的条件点测量可采用双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导线联测法和GPS RTK 法等。
6、竣工测量成果的整理归档
(1)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2)竣工测量观测、计算资料;(3)竣工总图、专业分图、断面图;(4)细部点成果表;(5)仪器检定和检校资料;(6)检查报告,验收报告。
 

Copyright@ 2016 湖北子一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0712-2823965
湖北子一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鄂ICP备18011661号-2
地址:孝感市董永路特1号